编者按:在科学普及领域,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显而易见的差距。这种差距当然体现在硬件设施、资金投入、人才储备等方面,但最关键的也许是科普观念的落后。为此,本报记者邀请中国科普研究所李大光研究员就科普的概念、历史、实践做了一次深入的对话,希望藉此能把如何进行科普的讨论引向深入。
■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之一是科技知识与日常经验的日益脱节,而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从事科学研究的专家与普通人对科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也必然存在日益明显的差距。科学普及之所以产生,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消除科技前沿与公众之间的距离、科技工作者与公众之间的距离。从这种意义上说,科学普及是一种媒介,它架起科学与公众之间的桥梁,弥合科学理论与日常经验之间的隔阂。
□按通常的说法,科学普及的目的是提高公众的科技素养。不过,关于公众科技素养的定义及标准存在许多争议,不同的国家和组织对它的认识不尽相同。尽管如此,作为评估公众科技素养的基本原则,以下三点是被普遍接受的:1.公众对基本的科技术语和概念有的理解程度;2.公众对科学方法和科学过程的理解程度;3.公众对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的理解程度。
因此传播科技知识,让迄今为止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丰硕成果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和接受,仅仅是科学普及最基本的一个方面。公众在增加自身科技知识的储备的同时,还必须了解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这样才能正确把握科学精神之内涵并把科学与迷信、科学与人类其他的文化形式区分开来。我国的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向来缺乏科学精神的因子,在科学普及过程中对此更应有足够的重视。科学技术业已成为影响现代社会发展的首要因素,人们如果不能正确地看待它们与社会的关系,势必对科技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造成障碍。所以,科学普及的根本目标还在于使公众能够用科学的思维来看待和处理身边的各种问题,并能够用科学的态度积极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根据您所执笔的“中国公众科技素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公众科技素养的现状是令人担忧的,尤其是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和科技与社会的关系的理解。很多事实显然与此是一致的。譬如,新闻媒介对科学技术的关注是科学普及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反映国民科技素养的一个窗口。但根据我的观察,国内新闻媒介对科技的关注并不充分,而且大多局限于科技事件的本身,仍停留在介绍一种新产品、记述一个重大科研过程等,而对科技事件的社会意义和背景缺乏深度挖掘。此外,新闻媒体对科学的态度几乎还是一边倒高唱赞歌,这对人们客观、冷静地审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不利的。
□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无疑是人类科技史上的一件大事,对科技和历史本身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1997年10月在美国开会,恰逢其40周年纪念,当时美国各地的大小媒体几乎都对此事作过长篇累牍的报道,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会议所在地的一家电视台曾播放了一个长达4小时的节目,节目主持人、特邀嘉宾及观众就此事件的意义、背景、对国际政治的影响、对人类评定自身价值的影响乃至由此而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变化(包括正负两个方面)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其中不少一般观众的发言极其精彩。而当我回到国内时发现,除了《科技日报》上的一小篇“豆腐块”,各个媒体对此事件基本上都保持着沉默。
这的确反映出我国公众科学技术素养与国外相比还有不小的距离,同时即便是肩负着提高大众科技素养的所谓“社会精英分子”,对科学普及的认识都还有待于提高。至于说国内的新闻媒介在涉及科学技术的有关报道时大都持一种正面的态度,而较少客观地评价科学技术带来的负面效应,我想主要在于我国仍处于经济和科技落后的国家,人们急切地盼望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尽快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当然,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会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现代技术的发展也给人类带来了破坏性甚至是灾难性的影响。我们所做的调查也表明,相当多的中国普通公民已经认识到科学技术发展给我们的生存环境带来的危害。最近几年来,新闻媒体对环境污染的深度介入造成了很大的反响,这对人们全面地看待科学技术是很有帮助的。需要指出的是,科技对社会的影响遍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决非是一个环境问题就能包含的。因此,新闻媒体对科技事件的报道还应有更深入更宽广的视角。
■也许是因为国人科学文化水平的不高,目前国内的很多科普作品都采取一种居高临下的说教态度。换句话说,科普著作的作者和读者之间并不是一种平等的关系,信息的流向是作者向读者的单向的传递。这种说教性的科普作品不仅让很多读者敬而远之,也极大地束缚了我国的科普创作。我一直认为普及科学是科学工作者的一种责任。从科研经费来说,普通人有权利知道自己的税钱被用在了什么地方;从社会责任感来说,科学工作者有责任对一项研究将把人类带向何方做出解释。
□有人认为西方的科学普及差不多有170年的历史,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世纪末,主要是一些基本知识如写字、算术等的传布;第二阶段是本世纪初到二战以前,这一阶段随着大量工业化产品的使用,流向公众的知识中科技含量越来越高。sciencepopular(科学普及)的概念即成型于这一阶段。总的来说,前两个阶段知识的流向都是单向的过程。第三阶段是二战以后至今。由于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不断加深,而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却越来越明显,人们也越来越不满足于仅靠一些说教性的东西来了解科学,而是希望科学的发展能更加透明,也更容易得到公众的监督。peopleunderstandingscience(在我国一般译作“让公众了解科学”,但在英文原意中并无被动之意)便是这一阶段科学普及的口号。它的实质是认为科学普及是科学家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科学家需要不断地解释自己,而公众在倾听中不断地审视科学并左右科学的发展方向。
这对我国的科学普及工作是很有启发意义的。鉴于现实的国情,一方面需要加强有组织的基本科技知识的普及工作,提高人们对现代科技的了解程度;另一方面,则需要促使科技工作者认识到自己对纳税人、对社会的责任,积极从事科学普及的工作。公众科技素养的提高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努力。
■因为在学术研究上的深厚积累及对科学普及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国外的科普著作相对来说具有更高的水准。从湖南科技出版社的“第一推动丛书”到上海科技出版社的“科技大师佳作系列”,特别是去年以来颇为引人注目的江西教育出版社的“三思文库”,国内出版社近年来相继引进了许多国外的优秀科普著作。它们不仅为国内的科普出版增添了几许亮色,也为科普创作打开了新的视野。
□科学的传播是没有国界的,只要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不论国内国外的都能为我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像“三思文库”中的“公众科学系列”和“科学前言系列”中的几本书都是非常精彩的。其中的两本———《与鸟为伴》、《宇宙之海的涟漪———引力波探测》,在最近《科学时报》举办的“本世纪100本最好的科普书”的评选活动中入选。当然,出版者在图书的选编过程中所尝试的从科学与人、科学与社会关系中来审视科学,把科学作为一种人类文化来理解的新的出版理念,应该是更有意义的方面。